所以,李平安才召开了今日的大会,想要通过自己的威信,强行将这些人融合起来。
他也有底气办这件事情,整个七里堡的百姓吃穿住,都仰仗着他。
端着自己的碗,还要砸锅,就别怪自己不客气。
而且还有一点,那就是流民和本土居民的区别。
本土居民是坐地户,家里有点家底,久而久之就未必会愿意为自己卖命了,这是人性根子里的东西,永远无法抹除。
即便是李平安自己,再有了钱之后,也开始惜命,这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而源源不断流入的新鲜血液就不一样了,他们需要机会,来证明自己,他们经历过地狱一般的日子,也更珍惜眼下的生活。
再说,只有树立起口碑,才能吸纳更多的流民,岭南道有大把的蛮荒之地,等着自己去开发,开发就需要人口。
还有各种作坊,也都需要廉价的劳动力。
真的只指望本地人,趴在自己身上吸血不作为,这反而发展不起来。
所以,李平安对于流民是格外重视的,这也是他让独孤杰源源不断给予补贴,而不是一味的强行安置的原因。
台子上,李平安的话语还在继续,台下寇相却听得心中激荡。
哪怕是他贵为宰相,这数目庞大的流民,他也没有能力安置。
甚至于当初在西北,他还曾经办过为了维护军队粮饷,坐看大量百姓流离失所的事情。
他知道,流民问题不解决,就会升级为流寇,这是能要大康命的东西,但是他没有办法去触动。
因为相较于世家豪强,乃至于大康周边儿的国家的侵犯,流民是一个根本无解的东西。
老天爷不下雨,庄稼不涨粮食,朝廷的开销日趋增长,而百姓的人口又在不断地增加,那不长流民长什么?
一个流民一张嘴,十万流民就是十万张嘴,就算是有多少银子都能给吃空了。
来之前,尉迟常就曾经跟自己多次提过,李平安虽然不是官身,却治灾救民,普通百姓他救,流民他救,甚至僚人他也救。
很长时间之内,寇相是不信的,后来又觉得李平安是怀有狼子野心,吸纳流民是为了做不法之事。
可当他来到七里堡之后,眼见为实之后,内心的想法再次发生了改变。
在参观各大作坊之后,他就发现了,很多作坊里,充斥着各个地方的流民。
虽然他们收入微博,但是却可以吃饱饭,还有楼房住,这是很多地方,百姓都不敢想的事情。
这表示别管李平安心里怎么想,他是真的给寻常百姓一条活路。
而且愿意吸纳更多的百姓。
台上,李平安的话还在继续。
“我看诸位点头,我就当你们将我的话说下去了,我再许给你们一项好处,今后谁家吸纳的人口多,而且经过考核之后,没有毛病,七里堡的作坊,优先提供工作岗位。”
李平安朝着台下喊了一句,“贺循。”
“在。”贺循赶紧上台。
“明日起在流民安置衙门里,增添几个人手,专门负责给他们安置工作,优先安置人口多,且家庭和睦的家庭。”
李平安说道,“你们都听着,只要你们拿新的家里人当人看,我就让他们来我这里干活,让你们家里多几分收成,谁家要是不好好过日子,说明你们不合适,人我接走,你们该怎么过,还怎么过。”
这是典型的打一棍子,给个甜枣。
但场下众人,却哗然起来。
所有人没有想到,主动吸纳人口,且好好对待,还有这等好处。
台下,寇相喃喃自语道,“如此一来,百姓们肯定更加愿意善待这些加入他们的流民,没有人愿意跟钱过不去,如果这位李刺史,有更多的地盘,肯定能供养更多的流民的。”
虽然双方了解的时间不是很长,但是李平安表现出来的胸襟,却让这位寇相很是佩服。
今天李平安对于乡亲们的讲话,关于流民安置的问题,更是让寇相产生了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。
如果早些年,自己能够遇到李平安,那么他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将他调到中枢,让他配合自己改革。
“贺兄,不要光盯着自己拿一亩三分地,我将这些远道而来的亲人交给你,你能不能给他们寻找一个合适的家?”
李平安看向贺循。
“遵命!”贺循一脸认真的说道。
贺循本来就是刺史府的属官,而且逐步从家族事务中脱离出来。
但彼时很多龙州和七里堡的事务,是独孤杰在处理,他能够参与的地方其实不是很多,他更多的是把把关,负责监督独孤杰。
但李平安这么一说,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。
他为什么非要盯着独孤杰不放,独孤杰更多的是负责政策以及具体事务的落地,官员的任命,沟通世家和地方豪强。
那自己可以负责处置流民问题,流民也是民,用好了,也有无穷无尽的力量。
而且自己本身也做地方官,有着丰富的跟流民打交道的经验。
贺循决定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,交给族中子弟,亦或是独孤杰任命的官员去做,而自己专门去处置流民的问题。
“不仅仅是已经安置的流民,就连暂时尚未加入七里堡,没有暂住证的流民,也需要你去安置甄别,不要让贫苦的百姓饿死在路旁,也不要让害群之马过上逍遥的日子。”李平安又交代了一句。
“是。”贺循颔首。
“那就这么决定了,镇长叔,您还有事情吗?”
李平安看向老镇长,见他摇头,就挥手道,“没有其他的事情了,各族的组长,各家的长房、村长,你们也别白来一趟,去各大作坊转一转,看看有没有可以领回家里的活,拿回去干,让家里也多赚一点。”
说完之后,自己就跳下了台子。
发现寇相竟然也在不远处观看,而且还对着自己慈祥地笑着,只好过去打招呼,“寇爷爷,您没去转一转?”
“要是去转了,岂不是错过了李刺史治理百姓的手段?”寇相笑着说道。
“让您见笑了。”李平安略微苦涩的说道。
镇上虽然平日里事务比较多,但大多数尚未酝酿出麻烦,就被解决了。
没想到,今日寇相一来,就遇到了幺蛾子。
李平安担心寇相有些不开心。
不过随即就释然了,寇相马上要去南诏给大康开疆拓土,他高兴与否,跟自己关系不是很大。
“安置流民,为地方百姓看不起,殴打,辱骂,极尽虐待的事情,不仅仅是七里堡,全天下都是如此。”寇相说道,“而且,很多地方,即便是如此,都不愿意吸纳流民,因为多一个人口,就多一个人吃饭。所以很多流民,即便是知道如此,也是忍气吞声,实在是愿意给他们活路的地方太少了。”
“老夫也没有想到,李小子你不仅仅是愿意安置他们,还愿意给他们提供那么好的待遇。”
“此着实是仁善之举。”
李平安笑笑没有说话。
“刚才是云儿和尉迟常带我转的七里堡,他们对于此地的了解都不如你深刻,你陪着老夫转一转如何?”
一想到自己因为火箭的事情,跟李平安的关系有些不慕,寇相便想着改善与李平安的关系。
所以他主动发出了邀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