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344章 风筝战术(1 / 2)

寇相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
虽然宇文亮带领的队伍,乃是定南州的精锐府兵,甚至于定南州的府兵,因为七里堡崛起给他们提供了帮扶,宇文亮又颇为擅长钻营的原因,其府兵比起其他州的府兵,还算是精锐一些。

但在寇相看来,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。

士兵的操练很是拉胯。

平日里跨境杀贼,也几乎是逢场作戏,他通过士兵的体能消耗就能看得出来,如果真的有大战,他们连回国都未必能回得过来。

而在这次护送过程中,他们看似步伐整齐,但是体能的问题又表现出来,队伍的行进速度非常慢。

而且人家此时是以有心算无心,他几乎看不到任何的胜算。

数百匹吐蕃马奔驰而来,跟数十里疾驰的坦克战车差不多,一般人看一眼都觉得害怕。

久经战场的老兵,其实内心也会恐惧,但他们起码可以克制住自己。

可是现场这些府兵,根本就没有跟骑兵大规模交锋的经验,很多人现场已经开始双腿打颤了。

护卫统领见到宇文亮的士兵表现如此不堪,连忙看到,“弩手!放!”

寇相在七里堡出来,李平安不可能不给支援,其中一项武器支持,就是七里堡生产出来的弩箭。

七里堡的床弩,是特制的,采取了崭新的工艺。

不论是弩臂、弩机、弓弦、绞车都是在大康现有床子弩的基础之上,进行不断升级出来的新产品。

威力巨大!

随着护卫统领一声令下,上百驾床子弩几乎同时击发。

可惜,这些奔驰的吐蕃人早就发现了问题所在,他们纵马奔驰的过程中非常分散,看到床子弩发射,及时在马背上规避,这导致上百驾床子弩发射,也只是射杀了几十人而已。

吐蕃人居于高原雪山之上,身形高大,除了内部各部落之间经常征伐之外,对外的战争也极其频繁,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士兵,早就习惯了高频率的战事。

即便是有了大康的压制,他们也是区域性的霸主。

尤其是这几年,天下都处于一种干旱的态势,但相反的,干旱会导致雪山的水融化更多,他们的高原之上,竟然青稞小麦连年丰收,国力反而越发的强盛。

这些疯狂的骑兵,没有一个人去观察死去的同伴,反而疯狂的抽打胯下的战马。

想要在床子弩再次击发之前,冲到定南州府兵面前。

对方悍不畏死的气魄,让本来就有些畏惧的府兵,双腿更加的颤栗。

“他们骑的是吐蕃马,他们不是反贼,是吐蕃骑兵!”

终于,还是有府兵看出了问题,高声在队伍之中呐喊。

大康立国以来,少有的几场大败,是吐蕃人和突厥人造成的。

可相比之下,吐蕃人给大康人的心理阴影更大。

因为突厥人打了败仗,会被大康人追上草原,屠戮王庭,抢夺牛马和女人。

可吐蕃人不一样,他们即便是输了,也可以快速龟缩回草原,想要给他们造成损失实在是太难了。

再加上,吐蕃人非常野蛮,留下过不少凶悍的战绩,导致其形象在大康逐渐妖魔化,甚至不少民间百姓都认为他们是不可战胜的。

而定南州的府兵,在宇文亮的带领下,几乎专门打顺风仗,逆风的战事就没有结束过。

所以眨眼之间,就开始有溃散的趋势。

“大家不要怕,吐蕃人没有三头六臂,我大康的将士在松洲,也没少弄死他们!”

宇文亮在队伍中高声呼喊,想利用松洲的战绩来给府兵们加油打气。

可事与愿违,在双方距离不足二百步的时候,大量地府兵直接承受不住压力,选择扔下武器,直接逃跑。

连饷银都没有,玩个屁的命。

这里不得不提一嘴,大康的扯淡府兵制度。

府兵由朝廷分配土地,从事日常生产和训练,但是战士要自己准备武器和辎重参战,朝廷会提供部分牲畜和甲胄。

但他们是没有粮饷的,在大康强盛的时候,士兵还能通过屠城、劫掠获取战利品。

其中战利品,往往分成三份,朝廷一份,军队一份,自己一份。

这种战利品分享制度,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没有粮饷。

而大量的土地,又让府兵过得比一般百姓要舒服。

所以在初期,这项制度还算是凑合,士兵的战斗力还可以。

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府兵的大量土地,被军官夺走了,他们成为了佃户。

朝廷又总是打败仗,让他们拿不到战利品,久而久之,士兵就不肯拼命了。

随着第一个人带头逃跑,跟着逃跑的人越来越多。

寇相担心的事情,还是发生了。

还没等吐蕃人的骑兵正式与队伍接触,府兵们便乱作一团,四散奔逃。

甚至有人主动抢劫了寇相队伍的马车里的货品,在逃之前还发了一笔横财。

宇文亮一脸震惊,急得额头的青筋暴起,接连砍杀了好几名逃跑的府兵。

“都给老子站住,谁再敢逃跑,老子弄死他!”

愤怒的宇文亮,指挥部曲,连连砍杀了十几名逃跑的府兵。

但是场面极度混乱之下,宇文亮的部曲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,这些第一次跨境作战的府兵,很快便全体逃之夭夭。

连寇相随军携带的物资,都被抢走了一半以上。

护卫统领和尉迟云英等人,都直接懵逼了。

这是来护卫寇相的么?

这他娘的是来打劫的啊!

而此时,正在冲锋的突厥骑兵,已经突进到了百米范围之内。

而后面奔跑的贼寇,也距离不足三百米。

“完蛋了!”

宇文亮瞬间心如死灰,他甚至看到了因为此事,他们宇文家族倒了血霉。

他心里很清楚,别人都可以逃跑,他这个领头的肯定不能跑。

他还有家族呢?

而且就算是他不管家族了,万一寇相有个三长两短,他跑到天涯海角,朝廷也不能放过他。

明知战斗下去,很有可能要死的宇文亮,竟然觉得自己不害怕了,抽出腰间的战刀,对准了眼前的吐蕃人。

落到野蛮的吐蕃人手里,恐怕会生不如死。

还不如真刀实枪地跟他们干一场。

这样不光能死得痛快点,还不会连累家里。

宇文亮这边儿做好了必死的决心,却见尉迟云英所率领的军中精锐队伍忽然有了变化。

尤其是那三十名叫做火铳手的士兵,从他们随行的驴子身上,拿出一个个箱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