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多的女眷聚集在荣禧堂,自然又是一番热闹。
可卿之前为了管家的事情,着实来向凤姐取过几次经,对于帮助凤姐管家的黛玉和三春等人也甚是熟悉。
因此一见到众人,便上前来见礼,随后又同凤姐一起把众人介绍给了尤氏。
尤氏也是伶俐,之人面上带着笑,同众人一一见礼。
特别是见到黛玉之后,更是拉着她的手不停称赞,又不着痕迹的奉承贾母会调理人,弄得贾母一直笑哈哈的,心情甚好。
见人已到齐,气氛正好,贾母便一声令下,众人浩浩荡荡的出了荣禧堂,分别坐上了轿子,朝着宁国府的方向而去。
这些事,黛玉前世已经经历过,因此,一路上只是随着贾母等人起坐行走,兴之所至,也会跟着兄弟姐妹们一起说说笑笑,联上几句诗,不过她的神识,还是关注着宝玉那边。
宝玉这段时间在族学里被折腾的够呛,难得出来走一走,如同脱了缰的野马一般放飞自我,在场的所有人里,就数他最为繁忙。
一会儿到贾母跟前去凑趣,同侍奉着贾母的尤氏、凤姐和可卿这几个嫂子或侄媳妇玩笑几句。
一会儿又跑到姐妹中间来,问问这个冷不冷,那个渴不渴,下人照顾的是否周到体贴,若不是黛玉身边的嬷嬷和宫女虎视眈眈的盯着,说不定都要亲自上手捏肩捶背了。
待得看到园子里开的正艳的梅花,又兴奋的说要挑几枝折回去插瓶,选了几枝自己最看好的让下人做上了记号,等回头再来折。
姐妹们看了,忍不住笑着摇头,说他是个无事忙。
但是这一番表现,倒是让贾母又高兴了几分。
像她这样的老人家,又岂会不爱长得漂亮、嘴巴又甜、惯会体贴讨好人的孙辈呢?
相比较之下,贾琮、贾环和贾兰就显得过于稳重,虽说看起来要比宝玉懂事,但在这样的场合就没那么讨喜了。
老太太毕竟还是偏心宝玉的,虽然这些时日来对他失望大于期待,可如今见到宝玉这般活泼伶俐的模样,忍不住又心软了下来,暗暗盘算着,就算宝玉日后仍然是如今这般文不成武不就的,自己这个做祖母的也还是要给他好生筹谋一番,令他能无忧无虑的享一辈子福就好。
至于重振贾府门楣的重任,就只能着落在其他几个孩子的身上了。
众人一路走走停停,那会芳园的景致的确独树一帜,让人流连忘返。
待到中午时,就在天香楼里摆了几桌宴席。
秦可卿忙的跟个陀螺似的,不停的吩咐下人各司其职,把所有人都服侍的妥妥帖帖。
贾母对这个漂亮伶俐的曾孙媳妇也甚是满意,笑着跟尤氏夸奖了可卿几句。
这一世,贾珍被贾敬压制的服服帖帖,虽然曾经对可卿起过贼心,但早早的就被浇灭了。
所以身为他续弦的尤氏,对可卿也并没有前世那样的芥蒂,顺着贾母的话也真心实意的称赞了可卿几句,道是自从娶了这个媳妇过门,自己身上的担子便轻松了几分。
一边赏着窗外的景色,一边说说笑笑,很快就用完了午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