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特定日子,军营中便会临时搭建起简易戏台,士兵们满怀期待地围坐四周,兴致勃勃地观看听戏。
台上,演员们粉墨登场,唱念做打,一招一式都引得台下阵阵喝彩。
这一系列改革举措,如同一股春风,吹遍了整个军营,士气瞬间高涨,各军之间的整编进程也大大加快,迅速融为一体。
而在福州的隆武朝,夏朝使臣王得仁已经在这儿滞留了快半个月。
这一天,他终于等来了谒见隆武皇帝朱聿键的机会。
此前,隆武皇帝朱聿键采纳司礼监太监庞天寿的计谋,在福州城内四处散布谣言,声称郑家打算拥立绍兴鲁王为帝。
一时间,谣言像野火般蔓延开来,福州城内的大臣和百姓们群情激愤,一致痛骂郑芝龙的郑家,指责他们内外勾结、意图谋反,纷纷强烈要求郑家退出朝堂。
那架势,仿佛在说:你郑家两面三刀,我们不跟你玩了,你郑家在海上势力虽强,但在岸上可不行,赶紧退回海上去。
郑芝龙此人,野心在陆地上其实不算大。
他漂泊海上多年,一心渴望上岸,在陆地上建立郑家的政权。
如今隆武朝的局势,原本对他极为有利,他得以掌控朝政,既能号令天下,又能保障郑家的利益。
可现在,内部众人异口同声地指责他郑家勾结鲁王,要把郑家势力赶出隆武朝,这岂不是断了他们家的后路?
郑芝龙又气又急,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。
恰在此时,鲁王监国朝廷发来檄文,言辞激烈地指责隆武朝沦为郑家的朝廷,并非隆武皇帝亲政,要求隆武朝朱聿键退位,其他大臣尊奉鲁监国朱以海为正统。
这一下,郑芝龙彻底陷入两难境地,里外不是人,心中的愤怒如熊熊烈火般燃烧,却又无可奈何,只能无奈宣布从海上出兵征剿鲁监国伪朝。
他迅速调集三百来艘大船,浩浩荡荡地从海上向杭州进发。
同一时间,在陆上的浦城和寿宁两地,由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黄道周亲自率领的隆武朝义军,也斗志昂扬地向浙江进发。
而鲁监国朝廷这边,在大臣张国维和熊汝霖的坚决反对,以及武将王之仁、方国安等人的支持下,本想退位的朱以海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组织抵抗隆武朝的攻击。
就这样,并存的两个明朝朝廷之间,爆发了激烈的交战。
这一番混乱局面,导致王得仁这个夏军使者到了福州后,迟迟得不到隆武皇帝朱聿键的接见。
他前去拜见郑芝龙,也被拒之门外,吃了闭门羹。
而黄道周又领兵去了浙江,最终接待王得仁的,仅仅是一名鸿胪寺的寺臣。
王得仁心里别提多恼火了,他满脸怒容,向那寺臣表达了最严厉的抗议,甚至以准备启程返回汝阳相要挟。
这才迫使隆武皇帝准备接见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