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就让工人们很是疑惑了。
这过去的几个小时里,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?
前后的差距,变化怎么这么大?
这强烈勾引起了工人们的八卦之心。
这个年代的娱乐活动少之又少,这就是为什么,现在的人看来也不怎么样的相声,在那个年代那么的受欢迎。
就是因为可供人们娱乐,放松的方式太少了。
同样的道理,易中海的这件事也足够工人们消遣娱乐好长一段时间了。
好几个工友,趁车间主任没注意的时候,悄悄的来到易中海的面前,想要打听,事情的经过。
正在郁闷懊悔的易中海,哪有心情去说这些。
况且,这也不是什么好事,说一遍,不相当于将自己的伤疤揭开,让别人又鞭挞一遍?
所以,任何人过来问了,易中海都是不予理睬,一双眼睛只是死死的盯着手里的零件,不言一语。
问的急了,一个“滚”字,就将人骂走了。
这样,却是更加激起了工人们的好奇心。
易中海这里得不到答案,那就找事件的另一个见证人——侯刚强。
侯刚强是同易中海一起离开的,想必对事件的经过,肯定是有多了解的。
几个跟侯刚强关系比较近的工人,在付出了两根大前门的代价之后。
终于在侯刚强这里得到了一个模糊的答案。
签了保密协议,侯刚强也不敢乱说话,只是含糊其辞的说了句,
“等候厂里通知吧,这两天厂里应该就会有通知广播全厂的!”
见两个知情人都不愿意透露事件的详细处理经过,工人们只能悻悻而归。
不过人们的八卦的心,并没有因此而熄灭。
好几个版本,在工人们的口中流传开来。
有说,易中海索要奖励太高,被李怀德痛骂而回,最后毛都没有捞着的。
有说,李怀德并没有发布侯刚强所说的奖励,是侯刚强私自许诺的,易中海索要奖励,与侯刚强吵了一架。
有说,这是李怀德的一种钓鱼执法,利用高昂的奖励,让举报人自己跳出来。
……
送走了陈卫国,李怀德复盘了一下易中海举报信这件事的收尾。
发现,还有些扫尾的工作需要处理。
不能说人当面带走了,没有得到奖励不说,反而被罚没了半年工资,罚扫了半年厕所。
对整个工厂,他得有个说得过去的交代。
第二天,李怀德来到了轧钢厂的宣传部。
将一份通知给到了广播员于海棠手中。
“海棠,将这份通知,在全厂广播三遍,然后安排人将通知复制几份,贴到厂里的公告栏里。”
于海棠接过通知,看了一眼,
《关于易中海诬告陈卫国同志的处罚公告》
“嗯???”
于海棠以为自己看错了,看了看通知,又回头看了看李怀德。
想从李怀德满脸严肃的脸上看出什么信息出来。
昨天易中海的事情,于海棠也是有所耳闻。
作为厂里宣传科的广播员兼干事,她需要经常关注,发生在厂里的各种大新小闻。
采集这些素材,提炼典型,作为宣传部门的宣传素材。
被于海棠看的有点不自在的李怀德,难得的老脸一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