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进十年七月十一日,骄阳似火,炙烤着缅滇大地。
缅滇都护府此时有三个核心:天英军驻扎的阿瓦,时刻镇慑着骠人;征印军集结训练的当都,为日后征战印度厉兵秣马;还有就是缅滇都护的治所曼昌,各种政务在这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……
缅滇都护府邸内,缅滇都护虞与之端坐在主位上,他身着官袍,面容严肃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。
在虞与之下方,一众官员分列两旁,同样身着官服,神情专注。
虞与之扫视了一眼众人,开口说道:“诸位,如今缅滇环境恶劣,骠人众多。若不加以控制,恐生事端。本都护认为,必须想办法削弱骠人的实力。”
官员们闻言,脸上纷纷露出困惑的神色。其中一位官员小心翼翼地问道:
“都护大人,不知该如何削弱骠人的实力?还请大人明示。”
虞与之微微一笑,说道:“本都护欲下达征召令,让缅滇的骠人前往曼昌东南边的兴威雨林开荒。”
此言一出,官员们顿时议论纷纷。有的面露疑惑,有的则是若有所思。
虞与之见状,继续解释道:“兴威雨林若能开垦出来,不仅可以扩充缅滇都护的耕地,增加粮食产量,还能让骠人远离他们的聚居地,分散他们的力量。如此一来,我们既能削弱骠人的实力,又能维护缅滇的稳定。”
官员们听了虞与之的解释,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其中一位官员说道:“都护大人此计甚妙。只是兴威雨林环境复杂,让骠人前往开荒,恐怕会有不少困难……”
虞与之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这确实是个问题。但为了缅滇的长治久安,这些困难必须克服。本都护会安排专人负责此事,确保征召令的顺利实施。”
官员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虞与之的安排,共同为缅滇的治理出谋划策。
武进十年七月中旬,缅滇各地热浪滚滚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躁的气息。
随着缅滇都护府征召令的下达,这片土地上的骠人陷入了愤怒与无奈的漩涡之中。
在骠人聚居的村寨里,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,脸上满是愤慨之色。
“以前骠国国王萨内一世征召奴役我们,现在缅滇都护府又来这一套,那我们骠人不就白亡国了不成吗?”一位年长的骠人老者声音颤抖地说道,眼中满是怒火。
“就是!秦人这不是摆明了欺负我们骠人吗?”旁边的一个年轻人附和道。
然而,他们的愤怒很快就被缅滇都护府的小吏们无情地打压下去。
当小吏们来到村寨中传达征召令时,面对骠人们的不满和抗议,他们非但没有丝毫的同情,反而嘲笑起来:“你们想造反吗?”
缅滇都护府小吏们的嘲笑如同冷水一般,浇灭了骠人们心中刚刚燃起的反抗之火。他们冷静下来,想起了天英军的存在。那支驻扎在阿瓦的强大军队,如同悬在他们头顶上的利剑,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……
更让骠人恐惧的是实皆屠城之事。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,无数骠人的鲜血染红了实皆的土地。每当回想起这件事,骠人们的心中就充满了恐惧。
骠人明白,以自己的力量,根本无法与缅滇都护府抗衡,更别说强大的大秦了。
在恐惧和无奈的驱使下,骠人们只能选择屈服。他们开始按照征召令的要求,贡献出自己的青壮。
缅滇都护府小吏们,看着骠人们屈服的样子,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。他们转身离去,留下了一片悲伤和无奈的村寨。
在这片被烈日炙烤的土地上,骠人们的命运如同风雨中的浮萍,漂泊不定……
武进十年七月十八日,曼昌城内,暑气蒸腾,尘土飞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