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569章 约法三章(1 / 2)

第569章约法三章

次日一早,萧夏带着众将来到了海岛东面,他站在悬崖上,用千里眼眺望着二十里外的对岸,海面上风浪很大,和昨晚的风平浪静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
来护儿对萧夏道:“卑职来了一个月,这座海峡的风浪一直很大,皮筏子根本不行,昨晚那种海况太少见了,被敌军抓住了机会。”

萧夏缓缓道:“我现在在考虑,我们应该封锁大同江,占领高句丽南面。”

“殿下的意思是说,我们暂时不进攻平壤城”来护儿问道。

萧夏看了一眼来护儿,历史上,来护儿就是不听周法尚的劝告,急于攻打平壤,最后中了敌军的诱兵之计,四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。

萧夏微微笑道:“我们粮草足备,时间也充裕,不急这一时,另外派军队轮流上岸,扫荡大同江南面!”

当天下午,三百艘战船载着一万水军驶入了大同江,一艘艘战船游弋在大同江面,大江上除了隋军战船外,再也看不见任何一艘船只或者皮筏子,隋军彻底了封锁大同江,切断高句丽南部和都城的任何联系。

萧夏很清楚,大军远征,最忌讳久等不战,士气疲惫,需要激发士气,最好的办法就是上岸掠夺,和高句丽南部军队作战。

罗士信率领一万五千人作为第一批军队上了南岸,分成三军,开始横扫高句丽的南部平原,掠夺财物和战略物资,摧毁一切手工业。

几天后,萧夏又亲自统领第二批两万军队上岸了,向南面的仇乙城和长渊城杀去。

等天子磨磨蹭蹭准备好,已经是七月初了。

辽东宁远镇,数十万大军终于开始集结,在占地数亩的王帐内,百名大将济济一帐,天子杨广高声道:“出兵在即,朕要和各位将军约法三章,第一,这次是御驾亲征,朕才是三军主帅,朕的旨意就是军法,没有什么‘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授’之事,任何人不遵从朕的旨意,就是抗旨不遵,就是违抗军法,斩!

第二,这次东征高句丽是天朝吊民伐罪,王师出征就要有王师的气派,你们切不可为了邀获战功而轻骑突进,孤军独斗,必须共进共退,未获旨意擅自冒进者,以军法斩之。

第三,王师出征以仁义为先,不得侵扰百姓,敌军投降必须立刻停战,又抚慰受降接收投降,不得杀降,违令者斩!”

在天子宣布了约法三章的第二天,辽东之战终于爆发了,五十万大军分为十队,利用浮桥强行渡辽水,遭到高句丽士兵的拼死反击,箭矢如雨,火光冲天,辽东几乎被鲜血染红,渡河之战从早上一直激战到黄昏时分,隋军付出三万人阵亡的惨重代价后,终于渡过了辽东,高句丽军全面后撤,进入防御状态。

在开皇十七年隋军进攻高句丽没有成功后,高句丽统治者便意识到战争迟早会到来,便开始辽水以东险要处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,便在高山上修建了辽东城、玄菟城和新城三座坚城,并囤积大量粮食,修通了水源,每个座城都有数千士兵坚守。

隋军在渡过辽水后,便开始艰苦的攻坚之战,隋军顶着雨点般的滚木礌石向上攀爬,几乎每走一步都有大量士兵伤亡,好容易用箭矢压制住了对方,隋军冲上山和高句丽士兵决战,一连攻打了三天,隋军拿下了横山、贵端、南苏和白岩四个险要隘口,并攻下了玄菟城和新城。

但在攻打最大的辽东城上却屡屡失利,伤亡惨重,辽东城太难攻打,它本身就修建在坡度很陡的高山上,倚山而建,加上城墙宽厚高大,隋军根本就无处攀爬,云梯也上不去,只能用简陋的攻城梯,但被对方轻易掀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