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561章 借管东莱(1 / 2)

第561章借管东莱

萧夏负手在官房内来回踱步,这时刘文静快步走进来,“殿下找卑职吗”

萧夏点点头笑道:“估计今年天子攻打高句丽方案已定,按照之前的约定,我们也需要出兵助战,但我们军队会走水路,这对我们其实也是一个机会,我打算向天子讨要东莱郡作为水军的后勤基地。”

刘文静瞬间明白了萧夏的意图,“殿下不是仅仅想要水军基地那么简单吧!”

萧夏点点头,“我看过两年前天子制定的攻打辽东方案,出兵将达四十万人,同时动员河北道、河南道和山东道民夫七十万人作为后勤随军出征,几乎是用举国之力来进攻高句丽,估计今年这个方案也不会变,这样很可能会导致北方全面失控,大量难民会逃亡江南,但北方逃亡江南路途太遥远了,我就想,如果北方有一个中转之地就好了。”

刘文静笑道:“殿下想用东莱郡作为中转之地”

萧夏点点头,“我们可以用大船把百姓运到东莱郡,再从东莱郡走海路到淮河,而且东莱郡比较偏远,朝廷信息闭塞,也不方便干涉。”

“殿下为什么不在东莱郡就地安置呢”

萧夏沉吟片刻道:“也不知道北方之乱会乱多久,如果人数太多,我们财政也没法承担,只能运到南方一部分,让他们自食其力。”

“这倒也是,不过卑职还有一个疑问,既然开凿了永定河,为何还要强征七十万民夫”

萧夏叹息道:“永定河只到涿郡,从涿郡到辽东还有漫长的路程,他是计划用人力把粮食从涿郡运到辽东。”

“其实殿下可以帮助朝廷!”

萧夏点点头道:“我会上书天子,他不需要把粮食运到涿郡,只要运到漳水入海口附近就行了,我会用大船被粮食运去辽东,这样,朝廷就可以减少一大半民夫,只需要二十万民夫在辽东随军就可以了。”

刘文静笑道:“但愿天子会领殿下这个人情!”

洛阳御书房内,天子杨广正与虞世基和杨达商议征讨高句丽的方案。

杨广得到一个消息,去年秋天,草原回鹘部联合仆骨等部落对抗突厥,草原爆发了内战。

这样一来,突厥在一两年内无法分心图谋大隋,杨广便决定利用这个机会集中兵力讨伐高句丽。

“朕刚刚接到晋王的快信,他询问朕今年要不要讨伐高句丽,如果要讨伐,他就需要一个水军基地,修建码头和仓库,囤积粮草等等,水军需要时间准备,朕觉得这个要求合理,朕考虑把东莱郡作为水军后勤之地,两位的意见呢”

虞世基当然不会反驳天子的想法,他当即点点头,“陛下考虑周全,微臣同意陛下的方案!”

杨达取代了宇文述的位子,他是朝廷出了名的老好人,没有宇文述那样刻薄,他也表态同意了这个方案。

不过杨达经验丰富,他想了想又道:“微臣听说南方海运发达,陛下为何不让晋王多调船只协助我们运输粮草”

杨广微微笑道:“杨爱卿以为朕就那么大度,为一个水军基地就把东莱郡划给他他给朕承诺了,他负责将粮草从漳水和运河交汇处用海船运到辽东,这样一来,我们征用的民夫就可以减少到二十万人,看在晋王肯出人出力的份上,朕才把东莱郡交给他用几年,他无非是因为逃去江南的难民太多,他承受不住了,便想用东莱郡来安置难民,他的那点小心思,瞒得过朕吗”

虞世基不失时机地拍马道:“还是陛下老谋深算,滴水不漏!”

杨广捋须欣然道:“就这样决定了,暂时将东莱郡改由江南道总管府管辖,允许驻扎水军,为期三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