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武二年春,樱花国腹地。
在那片弥漫着战火硝烟与权谋气息的樱花国土地上,局势正如汹涌澎湃的潮水,变幻莫测。
毛利元就静静地伫立在山丘之上,山风呼啸而过,吹动着他那身象征着谋略与威望的战袍。
他的目光如炬,紧紧地凝视着远处倭皇系那庞大而又威严的军营。
此时,夕阳正缓缓西沉,将天边染成了一片绚烂而又悲壮的橙红色。
余晖洒落在倭皇系的军营中,那一片片帐篷连绵不绝,宛如一条蜿蜒盘踞的巨龙,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。
帐篷之间,火枪兵们迈着整齐而又坚定的步伐巡逻着,他们手中的火枪在余晖的映照下,闪烁着冰冷而又危险的光芒。
倭皇系的火枪优势,就像一把高悬在毛利元就头顶的利刃,让他有些措手不及。
这先进的火器,在战场上拥有着强大的杀伤力,每一次射击都可能带走无数士兵的生命。
然而,毛利元就绝非等闲之辈。
这位在樱花国内有着“谋神”之称的传奇谋士,绝不会如此轻易就被击败。
经过数月来与倭皇系军队的激烈激战,他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。
无数个日夜,他在营帐中对着地图反复推演,与将领们激烈讨论,终于,一个精妙绝伦的应对办法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。
“报——”
一声急促的呼喊打破了山丘上的宁静,一名探子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来,单膝跪地,气喘吁吁地说道。
“藤原刚正主力已经出动,正向预定地点进发!”
毛利元就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自信而又从容的微笑,轻声说道。
“好,好,好。”
他缓缓转过身,目光坚定地看着身旁的副将,沉声说道。
“传令下去,按计划行事。”
与此同时,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,郑和正站在雄伟壮观的“镇海”号战舰的甲板上,海风呼啸,吹动着他那身威严的将军服饰。
他神情专注地听取着密报,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而又睿智的光芒。
“将军。”
一名乔装成商人的密探低声说道,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。
“毛利元就的诱敌之计已经成功,倭皇系主力尽出。”
这名密探,正是之前受伍兴委派,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潜伏于樱花国的精锐。
他历经无数艰难险阻,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收集着至关重要的情报。
郑和微微点点头,目光迅速转向身旁那张巨大的地图,眼神在地图上扫视着,仿佛在寻找着下一个关键的战场节点。
“天命者的大营现在何处?”
郑和沉声问道。
密探迅速伸出手指,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山谷,说道。
“在此处,距离战场约二十里。”
郑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果断地下令道。
“传令郑成功,率五十精锐,即刻出发!”
夜色如墨,悄然降临。
倭皇系的一万火枪兵在藤原刚正的指挥下,浩浩荡荡地进入了预定地点。
这里原本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平原地带,地势平坦开阔,非常适合火枪兵发挥他们的火力优势。
然而,就在他们毫无防备之时,夜色中,两侧竟然隐隐约约现出高耸的山脊。
“停!”
藤原刚正突然抬手,声音中带着一丝惊疑和警惕。
“此地怎么会有山!”
藤原刚正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,他怎么也想不到,原本平坦的地形竟然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。
他却不知道,这两侧的“山脉”,正是毛利元就在十日之内动员十万民工堆砌而成。
毛利元就巧妙地利用了藤原刚正麻痹大意的心理,以及夜晚昏暗的光线,精心布置下了这个诱敌深入的陷阱。
经过十万民工夜以继日的努力,两侧原本只有数丈高度差的丘陵,被堆砌成了近20丈高度差的山谷,瞬间让藤原刚正陷入了绝境。
藤原刚正话音未落,山崖上突然亮起无数火把,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。
毛利元就的声音从高处清晰地传来。
“藤原将军,别来无恙啊!”
那声音中充满了嘲讽和仇恨。
对于藤原刚正这个屠灭毛利家的罪魁祸首,毛利元就可谓恨之入骨,多日来,这份仇恨一直在他心中熊熊燃烧。
藤原刚正脸色瞬间大变,惊恐地喊道。
“中计了!快撤!”
然而,此时已经来不及了。
山崖上,巨大的巨石如滚滚洪流般滚下,瞬间堵住了退路。
紧接着,密集的箭雨如蝗虫般倾泻而下,遮天蔽日。
“铁炮手,列阵!”
藤原刚正大喊道,声音中带着一丝慌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