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574章 新旧(2 / 2)

侯俊铖顿了顿,随手朝江南方向一指:“就像南雷先生所说的那般‘积累莫改之害’,不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制度,每一次所谓革新改革,就必然会进一步加重农户佃农的负担,一如前明的‘一条鞭法’,改实物为征银,导致农户佃户在官绅地主之外还要受银商盘剥,朝廷借此新立火耗一项杂税,官绅地主也借机加倍盘剥,反使百姓负担愈重,故而一条鞭法,又有‘残民一条鞭’之称。”

“清廷这摊丁入亩也是如此,本质上还是在旧有制度上的缝缝补补,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田土的问题,也并不符合大部分的农户佃户推翻身上的大山、反压迫、反剥削的期望,相反,清廷利用摊丁入亩在丁银之上做文章,借此掠财,是在主动的对底层的佃户农户进行进一步的剥削和掠夺。”

“此事我能看清楚,康熙皇帝少年英主,纳兰明珠当世名臣,清廷朝野能臣干吏无数,他们也一定能够看清楚,但他们并不在乎,只是一味的盘剥掠夺……”侯俊铖又抖了抖这张报纸:“遍观清廷的这些政策,他们的意图很明显,打击以八旗贵胄为首的上层,拉拢汉人官绅、中小地主为主的中层,更加剧烈的压迫剥削底层的百姓。”

“但这世上底层的百姓们才是最多的,我们红营只要牢牢站在他们那边,帮助他们实现期望、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造,引领更多百姓们自发的觉醒,将他们团结在我们周围,清廷这些政策,即便完完整整贯彻下去,他们依旧会一败涂地!”

“此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!”黄宗炎点点头,吹干纸上的墨迹,有些好奇的问道:“辅明,你觉得这些革新政策,清廷真能完全贯彻下去吗?”

侯俊铖摇了摇头,笑道:“我前头说了,康熙皇帝这么大的动作,得罪的人是方方面面的,那些反对势力现在不说话,是因为他们也需要时间勾结、观察,等待时机,什么样的时机呢?清廷此番改革目的是‘革新自救’,那就得战场上过真章,战场上打不赢,哪怕只是一点小挫,很可能就会掀起滔天巨浪!”

中土政权按照后世流行的说法,自古便是绩效优先,不像某些西方国家和他们的二狗子一样宗教入脑,一天到晚喊着“赢”就行了,做事总是要看到效果的,清廷这革新自救持续一段时间,稍微有了些功绩,都不需要红营去刻意引导什么,那些反对势力都会推着清廷的团勇新军上战场测验测验的。

一支没有准备充分就被逼着往战场上赶的兵马,失败是可以预见的,可若是不想让他们上战场,康熙皇帝和纳兰明珠就得靠着暴力强压,矛盾会愈发的尖锐,一招不慎就有自爆的风险。

“改革就是在走钢丝!”侯俊铖站起身来:“我们也不需要关注太多,勤修内功、扎稳基础、兵来将挡便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