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828章 亩产两千斤的稻田(2 / 2)

我不太懂这些,但能种出这种水稻的,那绝对是国之重器,是擎天之柱啊!”

“这么厉害?不至于吧?不就是个种地的嘛。”

“你懂个屁,这个若是真的有办法普及,五年,五年之内,全国都能吃饱饭。

粮食多了,人就不用每天为吃饭发愁,就能腾出来更多的人手,去做其他的事情,发展工业。

生产力上来了,国力就会腾飞。

我们大燕,就会一直屹立世界之巅!

有了这些东西,五年后,我征战倭寇,南下巡洋,下野不用担心补给跟不上了!

这是国士!

此人……堪称圣人。”

他们等了足足两刻钟的时间,东边的路上,才出现了一辆马车,快速的来到了他们的面前。

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,从马车上下来。

此人身材消瘦,慈眉善目,目光炯炯有神,走起路来龙行虎步,精气神十足。

老者看着面前的年轻男人,抱着孩子的女人,以及金戈铁马的护卫,心里有些紧张,但还是不卑不亢的行礼道,

“草民拜见王爷。”

“老人家快快起来,小王可担不起你这么大的礼物。”

沈长恭连忙将其扶起来,问道,

“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?”

“草民袁千民,是双流县的村民,敢问王爷,是……是哪国的王爷啊?”

“我是大燕兰陵王,沈长恭。”

“兰陵王?!!”

听到这三个字,老人家吓了一大跳。

毕竟,这个名字,整个天下谁人不知。

但更多的还是凶名。

什么残暴杀戮,无恶不作,一顿吃三个小孩子之类的。

毕竟,不能指望敌国会宣扬他的好名声。

“袁先生不必担忧,本王不是什么残暴之人,只是看到这稻田,忍不住想要见见这田地的主人。”

“王爷,草民可担不起先生二字。”

“你担得起,敢问袁先生,这些田地里的稻子,为何跟西边那些稻田不一样啊?”

袁千民点头道,

“西边那是全州县的田地,东边,从草民的田开始,就是双流县的田地了。”

“那为何品种差异如此之大?地不是一样的地吗?”

“哈哈,王爷,地是一样的地,但种不是一样的种,这些种啊,是草民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,才逐渐培育出来的杂交种子,亩产丰盛。”

“这么好的东西?为什么不大力推广呢?”

“王爷莫要误会草民,这亩产增加,也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情,也是草民一代一代培育出来的,直到今年,才达到了这种规模,还没来得及上报朝廷呢。

普通的田地,一亩田能够产出三百斤稻米,那就是丰收年了。

但草民的田,一亩地可以产出两千斤的稻米。

刚开始的时候,草民也是栽了好几次跟头,数次颗粒无收,全家险些饿死,差点卖田,好在我们全家挺过来了。

这几年,从亩产三百斤,五百斤,一千斤,一千三百斤,到今年亩产两千斤,是一年比一年好,草民这才吃饱了肚子,研究出了正确的杂交方法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