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879章 事到临头(1 / 2)

第879章事到临头

成都城外,江东军帅帐里。

李正与赵成,正商议着事情,此时李正没有坐在主位上,但是赵成也没有坐在主位上。

身为主将的赵将军,已经是给足了李正面子。

“赵将军,贺钧的粮草,再有三四天应该就能到,粮草一到,你这里也就不必心急了,往后不管成都围上多长时间,慢慢跟他们耗着就是。”

赵成微微低头道:“我也明白这个道理,但是王上登基大典在即…”

“王兄说了。”

李正正色道:“所谓禅位,不过是场面话而已,天下是取来的,非是武氏送来的。”

“因此不必着急,而且,此时还未进十月。”

李正正色道:“剑南军已经归服,成都城里的武周小朝廷,我觉得他们撑不了太久。”

“说不定,能赶得上明年正月的那场大事。”

他话音刚落,赵成还没有来得及接话,陈大矮身走了进来,对着二人抱拳道:“两位将军,裴璜从成都城里出来了,要求见主将。”

李正跟赵成对视了一眼,然后笑着说道:“赵将军你看,水到渠成。”

赵成脸上,也勉强挤出来一个笑容。

此时他的心里,自然是有些郁闷的。

先前一念之差,以至于剑南道局势一度相当糟糕,而现在,虽然他依旧是剑南道的主将,但是剑南道的情况,是李正到了之后,才朝着好的方向变化。

如今,哪怕能在年底押着皇帝回到洛阳,恐怕剑南道的功劳,落在他手上的,也就只有一小半了。

这一小半里,大部分还是葭萌关的功劳。

不过到了这个时候,后悔也没有什么用处了,他只能看着李正,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,开口道:“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,这裴璜就由三郎你来见罢。”

李正微微摇头,开口道:“将军你是主将,自然应该是你来见,后面接手成都,也是你领着将士来接收。”

“军中将士们的功劳,该怎么算就怎么算,我人虽然到了剑南,但是职位还在洛阳。”

李正神态平静:“这里的事情,我最多就是来搭把手,跟我没有太大关系。”

“我要了这些功劳,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处。”

李正这话,倒不是胡说,他现在理论上来说,已经不在军中任事,拿了军功,并没有多大的用处。

而他身上这个洛阳尹的职务,李云已经跟他打过招呼,可能十年之内都不会有什么变动,也就是说往后十年,他都会一直在洛阳尹这个位置上。

毕竟这个位置重要,新朝初建,需要一个李云完全信得过,同时又镇得住场子的人,坐在这个位置上。

而这个人选,自然是非李正不可。

更重要的是,赵成领着江东军打到成都府,虽然犯了一些错处,但是底下的将士们,以及中层的将领们,却并没有什么过错。

该给的功劳,还是要给下去。

说完这句话,李正看了看陈大,笑着说道:“你去找张邯,让他去迎这位裴先生进来,面见我们主帅。”

陈大一怔,随即明白了李正的意思。

他是想让武周朝廷明明白白的看见,剑南军已经投降了。

这样后续的谈判,进度就会顺利很多。

想到这里,陈大也笑着点头,看了一眼赵成之后,默默退了出去。

李正指着主位,开口笑道:“将军坐在这里,我在一旁作陪。”

赵成也没有过多推辞,应了声好之后,就在主位上坐了下来。

没过多久,张邯就领着裴璜,一路进到了帅帐里。

一直到进帅帐,裴璜的眼睛都在死死地盯着张邯,而张邯恍若不觉,对着赵成抱拳行礼道:“将军,裴先生到了。”

赵成看了看他,缓缓说道:“张将军辛苦,伯忠,你带张将军下去歇息。”

伯忠,是在称呼陈大。

陈大是青阳县人,家里几代人都是衙差,因为没有什么文化,他出生之后只有个颇有些粗鄙的乳名,后来继承了老爹衙差的位置之后,也没有正经的名字,衙门里就按照行辈称呼他,唤他陈大。

陈大这些年跟着李云,也见了不少世面,最近两年,找人给自己取了个正经的表字,叫作伯忠。

伯是他的行辈,忠字,就自然是向上位表达忠心了。

陈大连忙应了一声,领着张邯下去了。

等到张邯退出大帐之后,赵成的目光才落在了裴璜身上,他打量了一眼面前这个虽然神色有些憔悴,但是依旧颇有风度的裴三郎,然后缓缓说道:“裴先生,两军交战,你就这样跑进我大营里来,莫非要弃暗投明”

裴璜低着头,拱手行礼道:“赵将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