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县从前清时期就开始以药材为支柱产业,多年来自然而然也就有了许多与医药沾边的衍生产业,药酒厂其实并不新鲜。
本县境内光知名药酒就有两家,小牌子淘汰又新出来来去去也维持在十家左右。
项目是有利可图的,而且县里理念的扶持力度相当可观,毕竟不会造成工业污染又能提供大量税收、额外还带动本地知名度的产业本就不多。
“我朋友那家药酒厂的规模,能给到一百多个低门槛岗位,基本上你们村所有的弱劳动力都能得到安置。年轻人无论是出体力还是有高中以上学历的,一样能在家附近得到一份不比出远门待遇差的工作。”
邓华杰说道。
诚实地说,余进心动了。
药酒厂的基本运作模式他是有了解的,可以说建在哪个村旁边,哪个村就算占到了福利,村民们通常是优先被聘用的,钱多事少离家近起码占两样。
这对老岩村是不可多得的机会,问题在于,自己能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推进作用。
“为什么我去和你朋友谈,选址的事才能十拿九稳?老哥如果有心,凭你的面子和人情,难道还不够?”余进直接问出疑惑。
邓华杰踩灭烟头,说道:“三千多万的投资规模,我朋友单独出的钱就将近两千万,每一步当然都是慎重再慎重。光凭我的面子,肯定不够,余老弟你去说,又另当别论了。”
余进静候下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