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1211章 老狐狸(1 / 2)

第1211章老狐狸

晚间,纽约长岛一处庄园别墅内,灯火通明,宾客端着酒杯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交谈,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。

就在前几分钟,华尔街的年轻大鳄金凯撒向他们公布了两个好消息。

第一个好消息是,他们投入太平洋基金的钱,在扣留超额收益分成及管理费后,还有近1.5倍的回报率。

第二个好消息是,回报率还远远没有停止增长,今年还有机会再往上涨一涨。

不过,金凯撒说自己最近遇到了点小麻烦,投资动作有点放缓,需要他们各大家族帮点小忙。

看在美元的份上,这点小忙他们还是愿意帮的。

至于他是不是美国人

搬空美国

这些问题,没人会在乎。

在他们眼里,金凯撒无疑是美国人民的好朋友。

盖茨与徐良并肩站在一起,望着周边笑脸盈盈的宾客,开口道:“徐,非常感谢,瀑布投资向你们投资的那5亿美元,都快变成12亿美元了。

金融的魅力实在太强大了,弄得我都不想卖软件了。”

徐良暼了盖茨一眼,心中暗笑。

上次因为安卓的事情,他和盖茨还闹了一些不愉快。

结果,在收到一份基金业绩披露文件和派对邀请函后,盖茨屁颠屁颠从西雅图赶来了纽约,一见面就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,仿佛过去的那点不愉快压根不存在一样。

“比尔,你太客气了,我们可以朋友。”

“哈哈,没错。我们是最好的朋友。”

盖茨笑了笑,随即道:“最近还有募资需求吗

我刚好又从微软套现了一笔股票,正在寻找好的投资渠道。

想来想去,发现全世界都没有比你这更好的去处了。”

徐良微笑,他没有看不起盖茨的意思,追涨杀跌是人性。

“不如投资给youtube”

盖茨脸上的笑容顿时一滞,油管那个坑有多深,整个硅谷投资圈谁不知道

好莱坞五大巨头悔的肠子都青了,当初上车的时候又多积极,现在下车的时候就有多迫切。

他们已经成了整个投资圈的笑柄。

老盖茨自诩精明,可不愿意踩这个大坑。

而且他的财务大管家拉尔森告诉他:要等到油管的商业模式跑通,至少需要砸几十亿美元,甚至上百亿美元进去。

即便这样,油管也有可能无法实现盈利。

盖茨抿了口杯子里的威士忌后,“徐,你觉得油管有机会独立上市吗”

“当然有!”

徐良掷地有声。

他还指望拉更多人过来给油管填坑呢。

“那需要投入多少钱”盖茨继续追问。

徐良想了想,觉得也不能把盖茨当傻子糊弄,半真半假的说道:“可能需要投资几十亿美元。”

盖茨沉吟片刻,开口道:“我始终觉得油管无法单独生存。”

徐良心中一动,装作不经意问道:“怎么,微软有兴趣”

盖茨笑着摆摆手,“你误会了,不是微软收购油管,是脸书!”

“比尔,我想你忘记了。youtube可是鸿蒙旗下的子公司。”

老盖茨一笑,“徐,这么多年我想你比我更清楚这个国家的游戏规则,如果不能被美国的资本掌控,那么主流互联网公司没办法在这里生存。

油管壮大后,最好的结果就是被facebook收购,否则会被直接强制关闭。”

徐良当然清楚这些。

原本历史上,抖音就面临同样的结局。

要么出售给美国公司,要么被赶出美国市场。

看他沉思,老盖茨脸上露出微笑。

“徐,你对鸿蒙的战略发展布局规划的非常合理,只做美国和英语国家之外的市场。节省了精力,提升了资金利用率,也让鸿蒙更快发展到了现在的高度。

所以我认为油管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战略发展方向。”

徐良缓缓摇了摇头,“比尔,你的建议不错,但这不现实。

脸书现在的财务情况才有所好转,如果收购了油管,等于背上了一个大包袱,股东们也不会同意。”

“先把脸书送上市,然后增发股票收购油管。”

盖茨淡笑道:“这期间,我们可以共同注资把油管养着,然后通过并购实现退出。”

徐良瞬间明白过来。

这个老家伙的目标从来不是youtube,而是facebook。

不过这也正常,已经2008年了,facebook已经是全球顶尖的社交网站,拥有数亿注册用户,开放平台的客户越来越多。

而且盈利也迅速增长。

谁都看得出来facebook未来潜力惊人。

只要不是傻子就像上来分一杯羹。

不过facebook的背景太过于雄厚,汉华、高盛、摩根da通、美林、斯坦福大学基金会、红杉资本、布什家族每一个都是声名赫赫。

谁敢在背后使小动作

所以老盖茨也只能去说服徐良,让他上车。

“怎么样”

盖茨压低了一点声音:“如果担心交易审查和批准放行的问题,我可以帮忙做一些工作。”

徐良轻笑,他其实并不是很担心盖茨所说的这个问题。

“比尔,你知道的。脸书的董事会可不是我一家开的。除非你能说服大多数人,否则就算我同意,也解决不了问题。”

老盖茨皱了皱眉。

“当然,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。

不过,你是两家公司的大股东,你的意见很关键。”

徐良有点头疼,看样子盖茨是要自己今天非表个态不行了。

“原则上我是同意的。”

反正他是不信高盛、美林这些唯利是图的家伙会同意脸书收购youtube。

一年三亿美元的亏损,谁愿意承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