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者仁心,这个时代,奔走于四方,坚持救民的游方郎中、兽医,虽然有不少骗子充斥其中,但更多的是怀着一个仁义之心。
可是这个时代,给他们带来的束缚实在是太多了。
战乱随时有可能夺走他们的性命。
而他们所面对的百姓,即便是在廉价的草药,也十个有八个是买不起的。
这让这些医者,几乎每一日都要面临着无比痛苦的煎熬。
可自从被选拔为军医,并且随着七里堡一步步成长到了今天,李纯的观念发生了莫大的改变。
于是决定,将自己相识的朋友,尽可能地召唤过来。
对于他们来说,七里堡不仅提供了稳定的环境,还能源源不断吸纳贫穷的百姓,给他们活下去的机会,也让他们可以接触更多的病人。
还有就是七里堡积极进取的精神,是对方方面面有着莫大的影响。
李纯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医术在飞速地前进,他想将这个机会分享给更多的人。
李纯担心李平安现在做大做强,看不起这些游方郎中,却不知道李平安从始至终还是那个李平安,他从来不会看不起穷人。
两人交谈之后,颇有一种皆大欢喜的感觉。
“我一定会带着投奔而来的大夫们,不断地推陈出新,为刺史您救治更多的病人,也会亲临一线,将更多受伤将士的性命,从燕王手里抢回来。”
李平安非常高兴,“云儿,速速去通知老墨,让他们给即将到来的大夫们,准备充足的房间。”
“刺史不必那么麻烦,我们之前游走四方,行医救人,以天为被,以地为床早就习惯了,我暂时安排他们住在惠民药局就可以了。”李纯摆摆手说道。
“那怎么可以。”李平安说道,“游方郎中,也是有家人的,他们可以住在惠民药局,他们的家人总得有个地方落脚吧?况且我李平安不是那种让大家过苦日子的人。”
“刺史您想什么呢,我们这些做游方郎中的,游走四方,踏遍千山万水,往往孑然一身,有几个有家人需要安排的哦。”李纯说道,“再说了,大家的水平参差不齐,不整日泡在惠民药局,先把医术提上来,怎么能行?”
“既然您如此坚持,那我就不做勉强了,让诸位先生先委屈一下,不过惠民药局总局会不断扩建,到时候一定会给诸位大夫一处居所。”
“有家人的搬过来一起住,没有家人的,七里堡会给他们安排相看。你们之前游荡四方,是孤家寡人,可你们加入七里堡,就是李某的家人。”
“李某无论如何,都不会让大家一直孤苦下去。”
随着七里堡、新城、龙州三地同时发力,自己执掌下的地盘病人越来越多,而且与诸多地方势力的摩擦也不少,受伤、疾病、乃至瘟疫都是时有发生的事情。
仅靠现在的军医体系维持肯定不够用。
李平安一直打算扩建惠民药局,只是苦于没有那么多大夫,而且还要随时抽调到战场之上。
现在李纯要号召昔日的好友们来投奔,这件事情必须提上日程。
“这些日后之事,全凭刺史您安排。”李纯看出了李平安的坚持,没有反对,但是内心的感动是实打实的。
“你小子知道以诚待人,难免发展的如此之快。这位李大夫稍作培养,便是得力干将。”寇相笑着上前说道,“老夫在此,也祝愿李大夫您能得偿所愿,与一众大夫医术不断进步,救治更多的病患。”
寇相语气中透着淡淡的羡慕。
他的身份尊贵不假,可等到他能有能力去改变什么的时候,已经垂垂老矣。
看着如今的李平安,年纪轻轻,意气风发,又有如此多的志同道合的同志,心里自然很是羡慕。
他来七里堡的时间虽然不算长,但他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和氛围。
如果不是责任在身,他恨不得一直留下来。
可惜他已经垂垂老矣,对于七里堡已经是无用之人,而且他还有自己的责任去背负。
几个人说话的功夫,外面天阴了下来,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。
“也不知道老天爷怎么想的,动不动就洒下点零星小雨,糊弄糊弄百姓,它若是真的有心,就该酣畅淋漓地下上一场,这样百姓也就不至于如此艰难了。”李纯看着窗外的小雨,感慨的说道。
“是啊,老天爷若是再不肯下几场大雨,来年恐怕又是灾荒年,这段时间出行,又有不少河流干涸了。”李平安看着外面的阴雨,感慨且无奈的说道。
以李平安现在的身份和能力,即便是再怎么绝收,他能也保证龙州、七里堡等地百姓吃喝不愁。
但李平安还是忍不住为天下百姓担忧。
只能说身份改变一个人的视野。
之前李平安只是七里堡的一个富户,考虑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
如今做了刺史,与外界的交流越发的频繁,也更多考虑百姓的事情。
他很清楚,如今大康的赋税太重了。
如果再持续干旱,会有很多老百姓走上造反的道路。
只不过寇相在此,李平安也不好过分的吐槽朝廷。
寇相人老成精,自然可以听出李平安的言外之意。
下意识的想要为朝廷辩解几句,但是话到了嘴边儿,却发现连自己都不信,最终只是摇了摇头,无奈地叹了一口气。
天灾不断,朝廷不思赈灾也就罢了,还一个劲儿地加税,这不是官逼民反是什么?
其实,这段时间他在南下的过程中,寇相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。
毕竟就算是他不关心百姓,也要考虑攻略南诏,是否有一个稳定的环境。
突然,寇相想起了什么,转头看向李平安,“你既然有属于自己的新学问,不知道对农事有多少考量?”
其实,对于农事,李平安想得最多的。
所以才有了杂面粉、豆腐、饼干,乃至后面的钻井机。
当然,这些还不够,李平安又通过铸造假币,制造更多的商品,这样可以赚取海量的财富,用来养活更多的百姓。
同时,七里堡还源源不断的建造各种作坊,即便是薄利多销,也能赚到钱,安排工人。
最终让他们通过劳动,可以做到最起码的自给自足。
拿制造桌椅板凳来说,如今已经形成了流水线,标准化作业。
老墨训练了大量心灵手巧的学徒,每个人负责一道工序。
然后负责隔壁的组装车间,很快一套崭新的桌椅板凳就拼接好,然后涂漆。
不仅可以防止有人将老墨研究的制作工艺流传出去,而且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大康传统的木匠,也只能制作桌椅板凳,但是他们的速度非常慢。
而在桌椅板凳的制作车间,只要李平安需要,老墨就会安排一堆工匠,一天制作出数不尽的桌椅板凳。
强大的生产能力,表现在方方面面。
诸如战争状态下,七里堡可以迅速生产大量的刀剑、铠甲、乃至弓箭、床弩。
除了流水线、标准化作业,还有各种机械的出现和运用。
如今马大匠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,每天钻研和制造各种机械。
虽然很多机械在李平安看来,还颇为原始,但起码可以领先现在的历史几百年。
这脱不开李平安的支持,但也少不了马大匠他们的努力。
就拿生产铠甲来说,之前需要大量的时间,需要工匠一点点生产。
但是现在几十上百的工匠,每个人负责一个流程,在配合机械,在极短的时间内,就能生产出来一副。
这就是机械的力量。
李平安手头上有大量的牲畜,牲畜驱动的机械,效率往往不是人力可以比拟的。
以后还会不断开拓出风力、水力,甚至有生之年,如果可以,还会尝试蒸汽机。
这就决定了,七里堡的人工成本非常低。
各个作坊可能刚一开始,需要李平安补贴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肯定能扭亏为盈。